微评|夺命野生景点再现,无畏“尝鲜”或致“尝险”
据新京报报道,8月1日,不少游客在广东汕尾莲花山大东门玩水时遇涨水被冲走,目前救援工作已结束,4人遇难。当地官方回应称此处多次上锁均被破坏,网格员也曾劝导游客离开未果。此外,在社交平台上至今仍有关于该野生景点的打卡推荐攻略。不少人就是从这些攻略里“慕名而来”,踏上“尝险" 之路。
这起事故并非个例。去年开始,露营、溯溪、玩水、走进大自然等旅游休闲方式在国内多地走红。2022年,“8·13”山洪造成7死8伤的四川省彭州市野生景区龙漕沟,也是此类游玩的网红打卡地。与此类似,坐在国道上打卡、驴友组团大峡谷徒步、探访废弃的坑洞矿洞、徒手爬楼登上地标建筑顶层或网红大桥桥架上等危险行为,也通过攻略、取景拍照等方式在互联网传播并引发效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可以说,野生网红景点无比契合这些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通过精致的滤镜、花哨的文案、形象气质出众的“网红”,带动起更多用户对此类生活的向往。与此同时,也有些分享在流量的驱使下变了味道。这次莲花山大东门事故发生前,不少创作者明知被锁门禁止还是继续推荐。
野生景区不仅代表着刺激和新鲜,也有可能意味着无序与风险。生命没有再来一次的可能,面对“夺命”野生景点蔓延的局面,需要游客、平台方、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对于游客而言,在做旅游选择时,不能盲目跟着流量随波逐流。不能光看哪个网红去了、哪里拍的照片好看的“种草”,还要从天气、地形、环境等方面考虑,合理规划出游行程。面对安全警示要重视,切勿无视规则,拿生命冒险。
对于平台方来说,从海量的数据中全部剔除此类危险野生景区推荐或有难度,但在相关内容审核及风险提示方面可以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排查和提示。平台及平台上的博主应对所推荐的野生景点负起责任,对于安全方面的解释要实事求是,对于当地有关部门封禁疏导的区域要避免推荐。
此外,还应对屡禁不止违规进入自然保护区、已封禁疏导区域的游客实施更严格的惩戒制度,减少事故的发生。
上游新闻 王凯
编辑:康磊
责编:范永松 李洋
审核:陈旭